首页/ 资讯动态/ 单位动态

单位动态

2023-11-20

自然资源与碳中和分论坛顺利召开

2023年11月16日,第二届自然资源战略发展高端论坛系列分论坛之自然资源与碳中和分论坛在地大国际会议中心举行。我校自然资源战略发展研究院原常务副院长于光出席论坛并致辞。自然资源战略发展研究院碳中和研究中心副主任邵玲主持论坛。

自然资源与碳中和分论坛现场

自然资源与碳中和分论坛邀请了清华大学碳中和研究院副院长关大博、清华大学水利系教授唐文哲、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副院长陈占明、北京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教授张弛、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季曦、中央财经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常远、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教授刘耕源和南方电网碳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技术专家陈晖等八位专家围绕“交叉学科视角中的双碳治理创新”主题分别作主旨报告。

于光在致辞中指出,实现“双碳”目标是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顺应技术进步趋势、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迫切需要,也是破解发展难题、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希望本论坛围绕“交叉学科视角中的双碳治理创新”主题,有力推动能源资源、环境、水利、经济、管理等多个学科的交叉融合,进一步促进产学研政的深度合作。

关大博作题为“全球高耗能设施精细化碳核算与技术脱碳路径研究”的报告,详细剖析了全球钢铁行业碳排放特征,对全球钢铁行业设施级别碳排放数据库进行了介绍,提出了高度差异化的全球钢铁行业碳中和路径。同时,关大博教授强调,及早推广低碳和零碳技术是实现全球钢铁工业深度减排的关键。

唐文哲作题为“流域水风光储清洁能源一体化管理研究”的报告,介绍了碳达峰碳中和实现路径,提出了流域清洁能源基地一体化管理的研究目标,强调了流域一体化协同发展对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意义。

陈占明作题为“税收调节下的能源回弹效应研究——基于嵌入生产网络的一般均衡模型”的报告。他指出,税收能够降低经济能耗系数,有助于推进经济节能和减排发展,但是税收引起的居民收入下降和能源产品价格上涨会降低社会福利水平。同时,未来政策的调整需要考虑经济系统能源回弹效应的提高会对未来的能效投资收益产生持续的负面影响。

张弛作题为“气候变化能源转型对人的影响”的报告,介绍了中国在气候变化与健康方面的进展。她强调中国是全球气候变化的敏感区和影响显著区,气候变化对公众健康造成的威胁亦尤为突出,65岁以上人群比其他年龄段的人群更容易遭受气候变化的健康风险。

季曦作题为“气候约束下的规模控制和结构优化:理论和政策工具创新”的报告,介绍了气候约束下经济学可能的理论创新,结合多项实证研究阐述了生态与气候约束下宏观经济的最优规模以及实现路径。

陈晖作题为“电碳耦合视角下的涉碳业务发展初探”的报告,指出电碳耦合研究是落实国家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要求,是推进碳达峰、碳中和进程的重要突破口。陈晖博士对碳交易、碳金融等电碳耦合应用场景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刘耕源作题为“基于月度投入产出表的高频部门碳排放分析”的报告,提出了一种利用月度宏观经济统计数据和已发布的投入产出表来更新每月投入产出表的流程。基于月度投入产出表,复杂网络分析结果反映了关键上游产品供应部门和下游产品消费部门在月份内的变化,这有助于探索各部门的月度消费特征,并寻求有针对性的减碳措施。

常远作题为“京津冀城市群装配式建筑碳足迹核算与空间特征研究”的报告,对京津冀城市群装配式建筑从“摇篮到大门”的碳足迹进行了高分辨率量化,识别了装配式建筑供应链上的高排放行业,为我国城市群的低碳建设提供政策参考。

邵玲作会议总结并强调了此类学术交流对于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事业的重要性,并表示期待未来的进一步交流与合作。她表示,通过本次活动,来自能源资源、环境、水利、经济管理等多学科领域的学者和专家共同对碳中和领域前沿热点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为未来的研究方向提供了宝贵的见解,这对于推动国家碳中和战略具有重要意义。